
譯者注:原文發表于SB Nation,文中數據均截至原文發稿時(當地時間11月9日),所涉及日期和時間均為當地時間。文中觀點與譯者及平臺無關。
集體失憶癥是一種假設性現象,在現實世界中沒有實例。
當然,除非我們所有人都忘了什么事。
話雖如此,有些情況確實讓人感覺像是集體失憶癥。看看NBA的社交媒體就知道了。每年,這里的大多數用戶似乎都忘了,在對任何事情下結論之前,都需要有足夠大的樣本量。
半場好球?你就是MVP!半場爛球?準備好迎接一個糟糕的賽季吧。這是一個令人抓狂的循環。沒人記得別人說過什么,所以也沒人需要負責。這是一場看誰能最先拋出勁爆觀點的軍備競賽。如果說對了,你就鞏固了自己天才的地位。如果說錯了,明年再來一次就是了。
總之,火箭目前的戰績是5勝3負。這只是8場比賽的樣本。這還不足以得出任何絕對性的結論,但足以作為一些推測的基礎。
隨著樣本量的擴大,以下是四個值得關注的方面。
1、三分投射
關于這一點,我只是就事論事,請大家輕噴。
關于火箭在2025-26賽季的三分命中率,已經有很多討論了。這一命中率的重要性或許被夸大了。誠然,火箭的三分命中率高達43.3%,冠絕全聯盟。但他們的場均三分出手數也是聯盟最低的29.8次。這意味著他們場均僅命中12.9記三分,只排在聯盟第19位。
火箭對待三分球,就像美國歌手弗蘭克·奧申對待發行專輯一樣。他只有在認為自己手握一張杰作時才會發布。
對奧申先生來說,這沒問題——盡管讓歌迷很沮喪——但火箭可不能有同樣的猶豫不決。這與我們都熟知(或許還挺熱愛?)的邁克·德安東尼的籃球理念背道而馳。火箭在三分線外的產量博弈中并未勝出,這削弱了他們高命中率的價值。
這并不是說他們應該在出手數上領跑聯盟。火箭的陣容結構也并非為此打造。但如果他們每場能多投5次,就能在出手量上擠進聯盟前20名。即便命中率排名下滑幾位,從數據上看,這種進攻調整也應該是合理的。
2、對手的三分投射
在寫這部分時,我差點就陷入了“事后歸因”的誤區。
我曾相當確定,由于頻繁使用2-3聯防,火箭給了對手太多空位三分機會。感覺上確實如此。
結果表明,在被NBA官網歸類為“空位”(最近的防守者距離4-6英尺,約合1.22-1.83米)的三分球中,火箭限制對手此類出手的比例是全聯盟最低的(9.8%)。而在歸類為“大空位”(距離6英尺或更遠)的三分球中,他們限制對手此類出手的比例排在聯盟第12低(20.9%)。數據表明,火箭的三分防守并不差:
他們只是運氣不好。
面對那些空位三分,對手的命中率為37.7%,排在聯盟第10高。而在大空位出手時,對手的三分命中率高達47.6%——全聯盟最高(或者從火箭的角度看,最糟糕)。
這反而是個好消息。火箭應該略微增加自己的三分出手量,而對手的投籃運氣也應該會回歸正常水平。一旦如此,火箭憑借頂級的進攻籃板所獲得的額外球權優勢,應該會變得更加明顯。
盡管如此,球隊仍需專注于自己能控制的環節。
3、助攻失誤比
火箭1.49的助攻失誤比排在聯盟倒數第5位。值得一提的是:他們是倒數前5名中唯一一支勝率過半的球隊。
我知道。大家已經厭倦了“火箭是否需要一名控球后衛”的討論。好吧,這里沒人想老調重彈。但這并非老調重彈,畢竟球隊剛在對陣馬刺的比賽中失誤了23次。
他們需要一名首發級別的控球后衛。這部分的討論會很短。因為這是一個明確的結論,無需過多闡述。
這不意味著放棄里德·謝潑德。也不意味著去賭一把賈·莫蘭特。而是說,去爭取何塞·阿爾瓦拉多,或者丹尼斯·施羅德,或者其他類似的球員。他們需要的是這樣一名球員:他要比阿隆·霍勒迪打得更好,又不會要求太多出場時間,以免完全剝奪謝潑德的機會。
就目前情況來看,火箭并未充分發揮他們寶貴資產的價值。
4、凱文·杜蘭特的效率
那年是2008年。貝拉克·奧巴馬在11月當選總統。你一打開收音機,就無法避開弗洛·里達那首關于一位不知名矮個姑娘特別喜歡跳舞的歌(歌曲《Low》)。那是最美好的時代,也是最糟糕的時代。
凱文·杜蘭特上一次真實命中率(TS%)低于他本賽季至今的60.3%,還要追溯到那一年。
這里就要考慮到樣本量較小的問題了。杜蘭特的中距離跳投本賽季總是差之毫厘,頻頻顛筐而出。這種情況很可能會改變。
話雖如此,從籃球角度來看,確實有理由擔憂。這支球隊里另一個可靠的進攻發起點是阿爾佩倫·申京。伊梅·烏度卡無法讓他倆都打滿48分鐘,所以有必要讓他倆錯峰出場。
當杜蘭特獨自在場時,他會遭遇對手的瘋狂包夾。即便他與申京同時在場,他依然會陷入重圍。
何塞·阿爾瓦拉多改變不了這一點,但這至少能讓火箭有另一個人來組織推進。如果火箭有一位更穩定的場上指揮官,能帶球過半場并決定由杜蘭特還是申京來發起進攻,那就能讓對手時刻保持警惕。
這甚至能讓對手猜不透火箭會把球交給誰。
作者:James Piercey
譯者:GWayN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