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體育資訊11月4日訊 近期,有消息稱本土教練有望成為國足新帥。《今晚報》撰文認為,本土少壯派優勢不容忽視。
國足選帥最初的傾向性比較明確,那就是現階段外籍教練比較合適,據悉10月中旬第一次上報的候選人中并無本土教練,3名候選人都是外籍教練。但最近似乎有了新思路,很可能有2至3名現役中超本土教練是重點考慮對象,他們本賽季執教的成績有目共睹,而且年齡都不超過50歲,是名副其實的“少壯派”,具備留洋背景、曾輔佐過伊萬科維奇的青島西海岸隊主教練邵佳一是最熱門人選。
本土教練憑借對國內足球的理解、思維和語言上的優勢逐漸占據主動,選帥從“一邊倒”發展為“土洋競爭”的格局,一方面是因為此次選帥非常重要,需要通盤考量,仔細權衡利弊;另一方面通過本賽季邵佳一執教青島西海岸的成功,說明“本土教練+外籍顧問”的模式具有可行性。此時本土教練被熱議,等到外界有了足夠心理準備之后,如果最終結果就是本土教練勝出,有了前面的鋪墊,爭議可能會小一些。
目前中國隊主帥虛位以待,11月的集訓和熱身賽的計劃也就無法落實,很可能繼9月、10月之后第三次“隱身”。而且,新備戰周期的中國隊會繼續推進新老交替工作,隊伍的組成大概率將圍繞更年輕的“00后”,特別是2003和2005年齡段隊員組隊。目前,U22國足的隊員即將開始備戰本月中旬舉行的熊貓杯邀請賽,U20國腳正在深圳參加全運會男足U20組決賽階段比賽,未來一年沒有重大比賽任務的國家隊此時“讓路”也是利大于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