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譯者注:本文原發表自The Athletic,作者是 Sam Amick,文中數據均截至原文發稿前(當地時間10月29日),文中觀點與譯者及平臺無關。
關于阿門-湯普森是否屬于控球后衛的討論一直頗多,而真正重要的是,他只需做阿門-湯普森本人就好。阿門-湯普森就像是“薛定諤的控球后衛”——他既是控球后衛,又不是控球后衛。
經過三場比賽,休斯敦火箭已經開始試著揭開這個“薛定諤之盒”的謎底。但到目前為止,情況似乎并不樂觀。湯普森在大部分時間里看起來并未準備好承擔組織一支NBA球隊進攻的責任。
不過目前僅參考兩場比賽的數據樣本,還不足以得出任何定論,但我們完全可以(謹慎地)大膽推測,湯普森或許并不適合擔任控球后衛——而這并不是一個問題。
阿門-湯普森暫未展現出控球后衛的特質
在2025-26賽季的比賽中,湯普森作為擋拆持球手的表現還算不錯。他每回合剛好能得到1.0分,處于聯盟前30%的水平。
在賽季才剛剛起步的階段,很難找到足夠有說服力的支撐數據。這也說明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,甚至可能會讓人覺得這篇文章有些無的放矢,同時或許也印證了一年365天不間斷的體育寫作模式已經有些過時的觀點——但無論如何,我們還是要感謝能有這樣一個表達觀點的平臺。
還有一項可參考的數據:在前兩場比賽中,阿門的場均助攻數(3.0次)與場均失誤數剛好持平。這可不是什么好現象。
當然,我們都為火箭大勝籃網的結果感到高興,也為湯普森在那場比賽中送出8次助攻且沒有出現一次失誤的表現點贊,但同時我們也得承認,籃網隊的陣容確實慘不忍睹。
說實話,當年湯普森被選中時,表面上看他是被當作控球后衛來培養的。但突然變得渴望贏球的火箭并沒有按照這個定位來使用他,而是將他安排為無球側翼球員,其主要職責集中在防守端。湯普森在這個位置上的表現堪稱驚艷——他看起來完全有潛力成為NBA中最適合這個相對靈活的角色的球員。
但問題的復雜之處就在這里:如果湯普森將精力集中在年度最佳防守球員的競爭上,他完全有潛力成為這一獎項的候選人。但如今到了職業生涯第三個賽季,他在控球組織方面仍然顯得有些吃力,那么繼續將他培養成一名防守型側翼球員,難道不是更合理的選擇嗎?
或許這是因為——火箭現在急需一名合格的控球后衛。到目前為止,球隊正在讓湯普森和謝潑德兩人分擔控球位置的培養機會。在這支志在奪冠的球隊中,他們實際上在籃球最重要的位置上選擇了敷衍了事。
總得有一方做出讓步或改變。
火箭需要讓湯普森做回自己
所以,球隊首先需要引進一名真正的控球后衛。
或者,球隊可以更多地圍繞申京來組織進攻。其實我們之前已經嘗試過這種方式了。增加申京的球權使用率,同時減少湯普森的控球次數,理論上應該能讓球隊的進攻變得更加流暢高效。但隨著2025-26賽季的深入推進,火箭可能還需要再引進一名可靠的持球手。
湯普森不需要刻意成為一名控球后衛,也不需要刻意回避這個定位。他本質上是一名控球前鋒。湯普森完美詮釋了無位置籃球時代下,球員位置界限模糊的核心特質。
更具體地說,這意味著當對手的防守輪轉時,湯普森可以主動發起攻擊,做出精準的傳球判斷或直接沖擊籃筐。他能夠在流動的進攻中自主創造得分機會。但火箭不應該設計過多專門將湯普森定為主要持球手的戰術。
如果他能做到這一點,在進攻端其余時間里專注于無球跑動和為隊友設置掩護,同時繼續保持聯盟頂尖防守型側翼球員的水準,那么火箭就擁有了一名真正的明星球員。按照這樣的定位發展,湯普森完全有能力入選最佳陣容。他可能會成為下一個安德烈-基里連科,或是加強版的杰拉德-華萊士,又或是進攻能力減弱20%但防守端實力提升無數倍的格蘭特-希爾。
人們很容易在NBA球員的角色定位上變得目光短淺。讓我們把視野放得更開闊一些。湯普森在二年級賽季的BPM達到了4.1,這一數據比許多NBA球星在職業生涯同一階段的表現都要出色。無論他最終發展成什么樣的球員類型,聯盟中總會有他的一席之地。
僅就他的運動能力而言,他的天賦就已經沖出天際。
下一篇: 更不像好人了!狄龍賽后秀出直發造型